一直在抗疫路上
——记抗疫“老将”唐章军
从风雪交加的武汉抗疫,到炎热酷暑的广州核酸采样,抗疫“老将”唐章军渡过了不平凡的一周。
5月28日早上7点,唐章军正在病区上早班,忙着送手术病人,调了静音的手机一直在他口袋里无声地响着,上班路上的陈鄂护长心里可着急了,刚接到通知,第二批核酸检测人员有一位出现特殊情况,需要有武汉抗疫经验的唐章军马上顶替出发,她知道,唐章军上班特别投入,多次电话不接后,她直接拨打了病区同事电话……。 一个小时后,唐章军坐上了通往佛山的大巴,作为中山一院第二批核酸采样队伍的一员,支援佛山禅城区的核酸采样工作。
主动请缨为次接触者实施核酸采样:经历过武汉抗疫,这次参与核酸采样工作的唐章军心里踏实多了,并没有当初出发武汉的忐忑。没想到第一天的核酸采样工作就给唐章军带来了挑战。正在现场忙于给居民测量核酸的唐章军突然听到有人喊他的名字,“章军、章军,快过来”,他扭头看去,原来是张梦弟,他俩一起在武汉抗疫。唐章军跟居民交代了一下,跑到张梦弟处:“刚社区工作人员报道有一名次密切接触者需要做核酸,那位居民刚才还在排队等候。”武汉的抗疫经验马上让唐章军警觉起来,“赶快,布置一个单独的核酸采样点,我来给这位居民采样”。因为是次接触者,但也有被感染的可能,必须与常规的社区居民分开采样,尽量减少接触感染的风险。唐章军主动请缨,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顺利给这位居民单独实施了核酸采样,并联系当地疾控中心,听从他们的指示,让这名居民居家隔离。唐章军这种快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赢得现场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赞扬和肯定,也给核酸采样队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唐章军为次接触者实施核酸采
科学实施防护,注重年轻队员的身心健康:因拥有丰富的武汉抗疫经验,经过初次核酸采样锻炼的唐章军很快被任命为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开展新一轮的核酸采样工作。工作中他发现,很多年轻的队员初次参加抗疫,热情很高,坐下来采样在规定的休息时间也不肯换岗,觉得要尽自己最大的体力为居民服务。但根据唐章军的抗疫经验,穿上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几个小时后,很多医护人员都会出现不适感,如果不适感出现前稍作休息,很快会缓解可以继续投入工作,但如果硬撑就很容易出现缺氧、胸闷和呕吐等现象,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前,唐章军不断跟队员强调如何保护自己,只有自己健康才能为抗疫贡献更多的力量。作为组长,在酷暑下,除了紧张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外,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主动跟队员沟通,询问身体状况,及时解决队员的问题和困难。有一天,在番禺核酸采样现场,唐章军在询问的过程中发现,一位队员感觉不舒服,胸闷想吐,全身发软。唐章军马上把她扶到清洁区,脱下N95口罩,换上普通的外科口罩,保持呼吸通畅;现场设施简陋,竟然没有队员休息的地方,唐章军马上让现场工作人员找来折叠床,协助队员躺下,买来饮料迅速补充队员身体能量,很快,队员的身体状况得以及时恢复。
在唐章军的建议下,采样现场搭起临时的休息点
父母从四川过来10天,我只跟他们吃过两顿饭: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中山医护士,一名曾经的援鄂医疗队员,有任何需要,都必须能冲得上去,敢上,能战,必胜!必须去除一切顾虑。据唐章军回忆,从5月28日 到6月5日,唐章军除了回家取衣服,就一直在医院待命出发,出发—采样—休息—再出发—再采样,两点一线的核酸采样工作让他无法跟父母和妻儿团聚。去年,妻子怀孕26周,他克服一切困难,多次向病区、科室、护理部请缨前往武汉抗疫。今年,儿子刚满周岁,父母从遥远的四川过来,正想一家人团聚,他又必须马上投入核酸采样工作,截止到今天,父母来广州已经10天,他只在儿子生日和回家取衣服时跟他们吃过两顿饭……,就像当初怀孕的妻子支持他武汉抗疫一样,父母也全力支持他参与核酸采样工作。“家人的支持,永远是我抗疫前进的最大动力”。说起家人,唐章军的目光变得更坚定了。
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唐章军在核酸采样地点感受了骄阳似火,炎热干燥;经历过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经常在完成核酸采样工作时,抬头已是皓月当空,星光点点,凌晨坐车回院已习以为常。在他和同事的努力下,在佛山、荔湾、越秀、番禺共完成核酸采样3万多份,队员们均安全返回。他和采样队员们很好地弘扬了无敌中山医的抗疫精神。
队员们都点赞抗疫“老将”唐章军:意志坚定,战力强悍,骄阳无惧,风雨无阻;相信在他和所有抗疫医务人员的努力下,病毒必败,广州必胜。
口述:唐章军
整理:谢凤兰
审核:陈利芬